能源材料与器件


·新能源,新未来



1.培养目标
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、物理、化学、电子、机械等学科基础,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,能够分析解决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;熟悉新能源相关的法律和社会责任,具有较强的人文修养、工程素质、国际视野及创新创业意识,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、外语运用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,能服务于能源、资源等领域的厚基础、高素质创新人才。毕业生可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、光电信息技术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相关的开发、研究和管理等工作。

 

2.课程设置
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:材料物理化学、材料科学基础、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、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、现代材料微观分析方法、固体物理基础、能源电化学基础、光伏材料与器件、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、发光材料与器件、电子材料与器件、计算材料学与材料模拟技术等。主要的实践课程有:金工实习、材料科学基础实验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实验、认识实习、生产实习、毕业实习、创新创业实践、专业课程设计、毕业设计等。


3.学制、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

学制: 4年。

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学位。


4.就业情况

毕业生可在化学能源、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、技术开发、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,也可以在通讯、汽车、医疗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、生产和管理的工作,还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。
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依托学校和学院,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,通过工程认证、交换生、校企联合授课、国际化教学、海外实习、全员导师制、科研训练班、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为本科生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资源,实现本科生全方位的指导和资助,来这里成就更美好的自己。